诉讼法视野
-
摘要:共同危险行为是多数人侵权类型之一,危险行为人承担的是连带责任。本着方便被侵权人获得救济的目的,实体法赋予了其选择被告的自由。但是在具体诉讼中,法院对共同危险行为致人损害的诉讼形态常做出不同的选择。为此有必要在明确相关实体要件和程序规则的基础上,依据《民事诉讼法》第55条规定的共同诉讼识别标准,将共同危险行为适用于普通共同诉讼。以保证原告实体权利的实现为主要目标,同时兼顾司法资源的合理配置...
[下载次数: ] |[阅读次数: ]
-
摘要:我国的民事诉讼管辖权审查面临繁复拖延的现实问题,在双重相关事实下司法案例展现出被告权利保障缺失、管辖权裁决矛盾等多重困境。结合大陆法系的诉讼程式可以发现,我国的管辖权审查横跨了立案受理与本案审理两阶段,陷入了“不完全立审分离”的“藕断丝连”之中。单一后置的管辖审理模式改革步伐过大,不利于案件的繁简分流。管辖事项可根据任意性强弱采区别性的审理方式。为避免概念的混乱适用,职权调查与职权审查...
[下载次数: ] |[阅读次数: ]
-
摘要:受案范围是民事公益诉讼的基础性问题,但至今尚未明确。根据文义、体系和目的解释,“等外”诠释更为适宜。但实践中泛化可诉事项,混淆行政与民事公益诉讼,且过度强调检察机关地位,受案范围存在不当扩张,其“等外”诠释应受限缩。《民事诉讼法》第58条属于例示性规范,应当遵循同质规则,即“等外”与“等内”事项属于同类且概括性用语涵盖两者,以多种法律解释方法有效适用之。因例示事项和概括性用语的文字含义及...
[下载次数: ] |[阅读次数: ]
-
摘要:在两造对抗的司法审判程序中,辩护律师庭外言论往往是其诉讼策略的组成部分,可以分为主动造势和被动反制两种形态。二者的生成逻辑不同,与公正审判的关系也不同。在类型化分析视角下,我国规制律师庭外言论的现有规范偏重对律师主动造势言论的限制,而忽略对律师被动反制权利的保护,且呈现出忠诚义务与公益义务失衡的不足。基于律师职业伦理的单一中心模式,我国对于律师庭外言论的规制应坚持“以忠诚义务为中心,以...
[下载次数: ] |[阅读次数: ]
学术争鸣
-
摘要:社交平台对账号IP属地信息的公开引发热议 ,IP属地信息的法律属性争议是亟待解决的前提性问题。对此,有必要以法教义学方法和演绎推理逻辑,依据个人信息和隐私的法律定义,结合社交平台的特性进行分析。首先,IP属地信息不会因技术联系而与IP地址等同,但其结合属性使其得以另立个人信息属性的界定路径,通过分析《个人信息保护法》对其之适用可知其属于用户个人信息。其次,进一步界定其隐私属性,可知其难以被位置隐...
[下载次数: ] |[阅读次数: ]
-
摘要:加拿大在划定其直线基线后,基于“历史性权利论”主张北极群岛水域为其历史性内水。历史性权利是基于习惯国际法衍生的一项先行权利,其成立需满足行使内容、期限以及他国概括容忍三个要件。出于历史原因,加拿大在北极群岛水域实施了一系列国家实践,后被用于支撑其主张。将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运用至检视加拿大这一主张是否具有合理性可知,尽管该主张具有一定理论基础,但尚存瑕疵。由利益所引发的问题在寻找解决路径...
[下载次数: ] |[阅读次数: ]
-
摘要:在我国上市公司破产重整实践中,部分法院滥用强裁权导致公司债权人利益受损。为保护债权人,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慎用强裁”的要求。模糊的要求使各级法院不会用、不敢用强裁。强裁制度的“瘫痪”暂时抑制了对债权人利益的损害,但并非防止强裁滥用的根本之法。借鉴比较法上的经验完善我国强裁制度中的顺位规则,有望将模糊的要求变为对法院权力行使的明确约束,从根本上解决法院滥用强裁权的问题。近期域外关于绝对优先...
[下载次数: ] |[阅读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