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常用平台链接 > 学术刊物 > 过刊下载 > 2021年 > 第四期 > 民商经济法论坛

民商经济法论坛

  • 反不正当竞争法视域下游戏外挂行为的规制探究

    摘要:随着游戏行业的迅速发展,游戏外挂行为的危害性开始引发关注。目前我国主要采取刑法和著作权法两种规制路径打击游戏外挂行为,却收效甚微。游戏外挂行为作为新型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其规制应当着眼于新型互联网经济发展迅速、违法行为隐蔽性强、技术手段鲜明等特点,在探究法律性质的基础上,运用《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和互联网条款进行分析。同时,应不断强化行政执法在该行为机制中的作用,通过进一步梳理上述《反不正...
    王柏方 1-10页 [查看摘要][下载 ]
    [下载次数: ] |[阅读次数: ]
  • 继承回复请求权的三角结构——试以规范群视角为展开

    摘要:继承回复请求权系指真正继承人得以对抗遗产占有人,而在继承法上所享有的特别的返还请求权。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生效,民法学界通说所认为继承回复请求权在现行法下的存在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8条已然不复存在,但这一变化并不影响继承回复请求权的适用,因为其真正的请求权基础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65条及179条第1款第5项;此外,由于这一制度的特殊意旨,需要与不当得利、无因管理、所有人...
    吴昊 11-24页 [查看摘要][下载 ]
    [下载次数: ] |[阅读次数: ]
  • 证券虚假陈述纠纷中董事责任研究

    摘要:证券虚假陈述纠纷中,案件情况复杂多变,笼统规定董事一律承担相同行政责任或民事连带责任具有明显不合理性,而现实又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司法审查指引和认定标准,董事责任边界与免责事由模糊不清。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重新梳理董事责任承担逻辑,厘清行政责任与民事责任的差异与关联,明确适用统一的过错推定归责原则,纠正民事领域一律承担连带责任的不合理之处。结合美国董事责任认定经验,提出区分董事责任必要性和合理性,结...
    王炳文 25-37页 [查看摘要][下载 ]
    [下载次数: ] |[阅读次数: ]
  • 论遗嘱人实施与遗嘱内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为

    摘要:《民法典》第1142条第2款规定,立遗嘱后,遗嘱人实施与遗嘱内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为的,视为对遗嘱相关内容的撤回。相较于旧法,该条文未规定遗嘱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应达到特定结果,建议借此机会遵照文义放弃特定结果要求。在该建议基础上,需对“民事法律行为”的类型范围作出判断,除财产行为外,亦可将身份行为纳入其中。“视为”一词揭示出第1142条第2款法律效果的构造机理具有特殊性,其并非注意性规定或法律推定,而是...
    李定坤 38-54页 [查看摘要][下载 ]
    [下载次数: ] |[阅读次数: ]
  • 承运人投保货运险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受现行法律体系规定不明、司法实务意见不一之影响,在保险实务中,承运人即使投保货物运输险后,也往往受到保险公司关于承运人无保险利益的抗辩而无法获得保险賠付,以此形成大量纠纷。且在“互联网+经济”的纵深推动下,物流行业发展迅猛,亟须通过立法或就现行法律形成统一解释以回应承运人对合理减少承运风险、避免不当法律责任的现实诉求。如何在现行法律框架中妥善保护承运人之合法利益,事关物流行业的规范发展。以保险利...
    韩萌萌 55-62页 [查看摘要][下载 ]
    [下载次数: ] |[阅读次数: ]

诉讼法视野

  • 论评价性要件中基本事实的识别——以要件事实与主要事实关系的厘清展开

    摘要:在评价性要件中,我国民事诉讼立法规定的“基本事实”难以识别,日本学界提出的间接事实说、主要事实说、准主要事实说都无法提供明确的识别标准。识别困难的根本原因是基本事实的概念混淆了要件事实与主要事实的关系,使得以往研究忽视要件事实这一相对稳定的识别基准。因此只有确定要件事实区别于主要事实与法律要件的独立性地位,使其起到连接二者的中介作用,并在司法三段论视角下厘清要件事实和主要事实的关系,才能明确评...
    欧阳嘉俊 63-79页 [查看摘要][下载 ]
    [下载次数: ] |[阅读次数: ]
  • 非讼与诉讼原理交错适用下的人格权禁令程序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997条确立了人格权禁令制度,但并未就制度细节及实现机制加以阐释,为程序对接提供崭新议题。针对司法实践中裁判不一的问题,应注意人格权禁令“损害预防”“权利保护”“程序分流”的功能导向对其“实体性”“独立性”“迅捷性”的性质定位之影响,并坚持其独立禁令程序属性。在程序构建中,人格权禁令程序应兼顾非讼与诉讼法理之适用,坚持“两造对立”程序架构,保障“听审原则”,落实职权主义、自...
    吴雪晴 80-99页 [查看摘要][下载 ]
    [下载次数: ] |[阅读次数: ]
  • 论私文书真伪认定中的推定规则——新《证据规定》第92条的法释义学展开

    摘要:私文书的真实性判断是我国民事司法实务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之一。长久以来,私文书的真实性认定存在着证明方法单一、证明难度大等难题。为避免证明困难带来的案件僵局,新《证据规定》第92条第2款确立了私文书真实性的推定规则。考察并借鉴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有关私文书真实性推定的经验,对私文书的真实性应适用二阶段的推定构造,第一阶段的推定由签章真实推定名义人真实;第二阶段的推定为名义人真实推定私文书真实。私文书...
    唐梅 100-109页 [查看摘要][下载 ]
    [下载次数: ] |[阅读次数: ]
  • 监察证据与刑事诉讼衔接探析

    摘要:监察证据在种类及取证程序上同刑事证据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尽管《监察法》并未对监察证据进行专章规定,也缺少相应的审查判断规则,但通过准用刑事证据的相关规则和审查程序可以有效规范监察证据。非法证据排除在监察程序和刑事诉讼程序中理应相衔接,以弥合监察程序与刑事诉讼的分野,防止“监察中心主义”的出现。监察证据的移送应当坚持全案移送原则、直接移送原则和全面审查原则。监察案件的办理应当顺应“以审判为中心的...
    孟庆超 110-117页 [查看摘要][下载 ]
    [下载次数: ] |[阅读次数: ]

刑事法专论

  • 论窃取私人数字货币行为的刑法定性

    摘要:私人数字货币作为一种新型的虚拟财产,具有较高经济价值,以其为犯罪对象的窃取案件时有发生。然而,私人数字货币常被理论与实务界等同于传统虚拟财产,继而延续了以往关于传统虚拟财产法律属性和刑法保护路径的争议,这直接影响到了具体案件的定罪和量刑。通过对比私人数字货币和传统虚拟财产,不难发现二者存在本质区别,私人数字货币的权利属性实为物权而非债权。私人数字货币在刑法层面具有财物与数据双重属性,结合实践样态...
    赵振泽 118-129页 [查看摘要][下载 ]
    [下载次数: ] |[阅读次数: ]
  • 论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的区分

    摘要: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的区分中,非法占有目的的界分机能被不断削弱,以欺骗行为为中心的区分标准逐渐抬头。面对适用困境,有必要回归民刑欺诈之学理构造,先明确刑事诈骗以符合民事欺诈为前提。限缩欺骗行为的观点混淆了欺骗不法与刑事诈骗不法,无法起到民刑界分的作用。结合民事制度的法律价值,唯有非法占有目的才能承栽限制刑法介入财产关系的机能,是刑事诈骗区别于民事欺诈的不法本质所在。非法占有目的的学理内涵为“无对价...
    徐佳蓉 130-138页 [查看摘要][下载 ]
    [下载次数: ] |[阅读次数: ]

学术争鸣

  • 清代后期的中俄司牙孜制度

    摘要:司牙孜制度是为清理中俄两国属民在新疆边境的积案而创立,该制度具有历史特殊性,是俄国攫取清政府的领事裁判权和边疆民族习惯法交织下的产物。该制度自产生至清政府退出历史舞台,处理了大量积案,为边境提供了解决纠纷的途径,是边疆法制的遗产。该制度在审判实践中,所依据的两国属民的习惯法,而不是任何一国的法律,成为解决特定环境下纠纷的较好选择。司牙孜制度对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尤其是边疆法治的实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翟文豪 139-148页 [查看摘要][下载 ]
    [下载次数: ] |[阅读次数: ]
  • 类案智能精准推送的困境化解与风险防范

    摘要:类案智能推送是新时代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实践中发挥了一定功效。然而,由于类案智推有效性存疑、案例数据有惑、推送技术不足、技术过度依赖引发了审判独立形式化、类案参照效力与参照程度不明等问题,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类案智推的运行实效。大数据挖掘技术,法律形式主义以及开放结构理论,为类案智能精准推送奠定了前提与理论基础。未来,在完备类案智能精准推送前提的同时,可以通过完善知识图谱、提取案例要素、对比要素标...
    杨梦男 黄耘瑶 149-159页 [查看摘要][下载 ]
    [下载次数: ] |[阅读次数: ]

书评

  • 计算错误与错误法则之现代化——读陈自强教授《论计算错误》

    摘要:陈自强教授在《论计算错误》一文中以计算错误为例,探讨了动机错误如何处理这一一般性问题。借鉴弗卢梅的观点,陈教授认为依据实质风险分配考量,有时可以认为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均进入契约内容,契约因内容自相矛盾而不成立;有时可以认为只有计算过程(或计算结果)成为内容,计算结果(或计算过程)构成误栽无害真意。这一契约解释方案立足于合意主义(意思自治原则),比通说基于信赖主义一贯坚持的动机表示重视说更加妥当,也比主...
    张弘毅 160-168页 [查看摘要][下载 ]
    [下载次数: ] |[阅读次数: ]
  • “从身份到契约”命题的法理再解读——基于梅因《古代法》的思考

    摘要:梅因语境下的“身份”和“契约”存在特定的内涵。前者是在一定家族或家庭的范围内,体现其成员与家父或家长之间的权力一一服从关系的范畴。后者是私法演进总体趋势的表征,即允许自然人通过个人意志为基础的自由合意,为自己创设权利义务关系,并排除为卑亲属等非本人创设私法性关系的可能。“从身份到契约”揭示的法律演进过程,即在于个人在私法中逐步摆脱家父权的支配,获得并增长与其他社会成员订立契约的权利能力。“从契...
    向峻锋、刘子凤 169-182页 [查看摘要][下载 ]
    [下载次数: ] |[阅读次数: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    邮编:100088传真:010-58908060            Email:yyzhk@cupl.edu.cn

Copyright©2021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