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常用平台链接 > 学术刊物 > 过刊下载 > 2013年 > 第二期 > 学术争鸣

学术争鸣

  • 宪法如何在判决书中发挥作用——以我国《宪法》第51条的司法援用为例

    摘要:宪法能否作为司法裁判的依据存在争议,但是宪法可以作为法律论证和法律推理的依据,这一点不仅不应该有争议,而且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早已存在,这也是宪法作为正式法律渊源发挥作用的途径之一。援用宪法作为法律推理和法律论证的依据,可以为判决提供最高的权威性支持,也是避免和降低判决争议的有效手段。我国《宪法》第五十一条可以从"限制权利"和"保障权利"两个角度来进行解读,而且具有限制公权力的可能。在司法实践...
    巴素默 第1-12页 [查看摘要][下载 ]
    [下载次数: ] |[阅读次数: ]
  • 论不动产登记的统一

    摘要:2007年颁布实施的《物权法》第十条规定国家对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制度,但时至今日各项单行登记制度泛滥的局面有增无减,而建立统一的登记制度势在必行。各国对于不动产登记的方式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动产登记的效力关涉到不动产登记的价值,有必要强化登记机关的登记义务以逐步统一为债权形式主义 不动产登记的范围是统一不动产登记法的调整对象,包括所有权项、他物权项和非物权项 不动产登记的种类体现的是统一不动产登...
    刘云 第13-23页 [查看摘要][下载 ]
    [下载次数: ] |[阅读次数: ]
  • 一般性民事救助义务的法定化

    摘要:在陌生人之间确定积极的救助义务,存在着理论和实践的双重难题。社会契约理论从个人安全出发,认为人们在生命、健康处于紧急危险中都会同意采取积极行动救助他人,从而论述了一般性民事救助义务法定化的合理性 基于功利主义理论,生命、健康价值具有相对于行为自由的优益性,为保护生命、重大健康而有必要确立一般性的民事救助义务。实践中不救助者的责任承担难题,可以通过因果条件行为的不同和是否存在其他责任人的类型...
    吴婷 第24-31页 [查看摘要][下载 ]
    [下载次数: ] |[阅读次数: ]
  • 略论商事担保及其制度建构

    摘要:我国现行《担保法》的缺陷之一,在于未对民事担保和商事担保作出适当区分,造成我国的商事担保实践出现法律适用困境。而藉由商事担保这一概念,则可以使之与民事担保适度分离,从而建立与民事担保不同的制度体系。所谓商事担保,是指商主体以营利为目的提供的担保以及一般民事主体为绝对商行为提供的担保。商事担保与一般民事担保的重大区别决定了对商事担保应适用不同于一般民事担保的法律规则。这些法律规则有的适用于...
    谢晓松 第32-41页 [查看摘要][下载 ]
    [下载次数: ] |[阅读次数: ]
  • 婚内侵权纠纷的类型化分析

    摘要:婚内侵权纠纷是最为常见的民事纠纷之一,然而由于婚姻关系同时具有法律性、道德性和伦理性等性质,婚内侵权纠纷的处理往往需要兼顾多种因素以求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因为男尊女卑、夫妻一体主义的思想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再加上我国有关婚内侵权的法律尚不健全,导致该类纠纷难以得到妥善的解决。文章由婚内侵权纠纷的概述入手,梳理了我国婚内侵权责任的立法及研究现状,对现存婚内侵权纠纷加以类型化,旨在为未...
    魏挺 第42-50页 [查看摘要][下载 ]
    [下载次数: ] |[阅读次数: ]
  • 刑法体系解释的规范化思考

    摘要:刑法体系解释是刑法解释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法律适用过程中确定大前提即刑法规范的依据之一。刑法的体系解释必须将刑法条文放在刑法体系、法律体系之中进行观察和分析。在此基础上,需要建构刑法体系解释的适用路径建构解释体系、合理适用规则、正确处理与其他解释方法之间的关系、对发展中的指导性案例的积极应对。关键词:体系解释 定义 规则 适用 规范
    曹震南 第51-61页 [查看摘要][下载 ]
    [下载次数: ] |[阅读次数: ]
  • 偶然防卫行为评析——正本溯源式的行为类型分析

    摘要:偶然防卫是一种违法行为类型,不属于正当防卫。从主观要素和客观结果角度进行判断,应肯定该行为可能构成犯罪,也可能是一般的违法行为。如果偶然防卫是一般的违法行为,行为人仅行为违法 如果偶然防卫构成犯罪,则该行为可能是故意犯罪也可能是过失犯罪。在故意实施侵害行为的情况下,行为可能构成犯罪既遂也可能构成犯罪未遂。在过失实施侵害行为的情况下,行为造成结果的直接成立过失犯罪。客观上被阻却违法效果的行为...
    吴静 第62-72页 [查看摘要][下载 ]
    [下载次数: ] |[阅读次数: ]

法治时评

  • 《罗马规约》第25条第3款第4项的解释与适用——结合国际刑事法院司法实践

    摘要:支助犯是《罗马规约》第25条第3款第4项规定的一种新的责任形式,是一种剩余的共犯责任形式,本项规定是一项兜底条款。遗憾的是规约的规定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对其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国际刑事法院在“姆巴鲁谢马纳”案中界定了支助犯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其中,主观要件包括两项行为人故意支助犯罪,行为人有支助团伙共同目的实施犯罪或企图的目的或明知共同犯罪团伙实施特定犯罪 客观要件包括三...
    李玉婷 第73-80页 [查看摘要][下载 ]
    [下载次数: ] |[阅读次数: ]
  • “研究生参观景区不能打折”现象的法学思考

    摘要:大学生正处在受教育阶段而没有收入,因此国家对大学生实行价格优惠政策。但全日制研究生在某些景区却无法作为大学生享受价格优惠,究其原因,除了价格优惠散见于行政法规或部门规章,没有统一适用的规则之外,还有法律法规对大学生范围界定的不明确,而景区又错把奖学金当作工资收入等,导致“研究生参观景区不能打折”现象十分突出。此类现象不仅折射出价格优惠领域的混乱与冲突,甚至有违背宪法规定的平等权利、歧视全...
    李嘉程 第81-87页 [查看摘要][下载 ]
    [下载次数: ] |[阅读次数: ]
  • 基层法院、新法律与知识来源——从《遗失在非洲的心脏》与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展开

    摘要:基层法院在遇到疑难问题时"往上看"的应对模式,广受法律人诟病。从一部历险小说和《刑法修正案(八)》规定的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切入的分析却表明,基层法院在适用新法律时并非一味“往上看”,而是遵循一条有规律可循的知识搜寻路线。法律教义学、最高人民法院法院法官的著述首先会成为理解新法律的知识来源,并提供了基础性参数,在两者存在冲突时,后者更受青睐,但不足以形成确信,其他法院的判例辅助法官预测判决的系...
    王凤涛 第88-97页 [查看摘要][下载 ]
    [下载次数: ] |[阅读次数: ]
  • 庭前会议程序与审前非法证据的排除

    摘要:从域外的立法看,庭前会议程序具有有效负担资讯功能、规范公诉权行使、明确争点与提高效率的功能,体现出刑事诉讼公正与效率的双重价值。而庭前会议在审前非法证据的排除中应扮演何种角色,直接显现出两大价值间的博弈。公正与效率兼顾应成为庭前会议的制度落脚点,在此前提下坚持排除非法证据的三项标准:重大案件的标准、“显而易见”的标准与“较易证明”的标准。同时逐步规范、细化庭前会议的具体操作程序,使其在审...
    孙振 第98-105页 [查看摘要][下载 ]
    [下载次数: ] |[阅读次数: ]

域外视野

  • 历史变迁中的法国行政法治发展规律研究——兼论我国行政法治的转型与重构

    摘要:法国素来享有"行政法母国"的盛誉,其成熟而完善的行政法治理念和制度引人瞩目。但是这种卓越体制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和既定不变的,而是经历了权力结构由集权到均衡、行政理念由统治到服务、权利救济由单一到多元的发展历程。这一变迁的总体态势是法国由国家主权模式向国家法治模式和公共服务模式的转型,而法国传统公法理论基础的二元变量构成了这一转型的根本特征。从比较法的角度考察,我国行政法治转型与重构的路径选...
    彭华 第106-114页 [查看摘要][下载 ]
    [下载次数: ] |[阅读次数: ]
  • 政府职能转型与公法的变迁——以狄骥的“公共服务”理论为考察视角

    摘要:1913年,狄骥完成《公法的变迁》一书,历史性地考察了主权理论的衰落与作为现代公法基础的公共服务概念的兴起,并结合对法律规范、行政行为及其救济、国家责任等具体制度的分析,展示出彼时法国公法变迁的全景。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政府毅然进行体制改革,实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继而展开效能政府的建设和公民社会的培育。政府职能的转变可以说对中国的公法体系带来理念上的更新以及制度上的挑战。本文以狄...
    齐敏光 第115-125页 [查看摘要][下载 ]
    [下载次数: ] |[阅读次数: ]
  • 论我国国有财产法体系的构建及推进——以法、德公物法的确立与相对化为参考

    摘要:以公所有权为特征的法国公产制度与以修正的私财产权为特征的德国公物制度,虽然在制度基础上有所不同,但都对承担公共职能的公物提供了有别于私物的公法调整手段。这两种制度区分公物不同的管理关系和使用关系等法律关系,有利于保障行政机关完成行政任务,有利于行政机关提供公共服务。而公私物的区分更有利于国家对国有财产管理手段合理化,确定公法调整的界线。当然,实践中公物的性质不同,导致公法调整程度的不同,...
    温学鹏 第126-132页 [查看摘要][下载 ]
    [下载次数: ] |[阅读次数: ]
  • 论美国产品责任制度:归责原则、价值取向及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产品责任制度除立于既有的经济基础之外,也应当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状况,并同时反映本土语境下立法者的价值取向。法哲学领域的理路嬗变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立法者在制度设计过程中的价值权衡,从而影响到具体制度的构建。针对我国产品责任法律制度的诸多缺陷,相当多的学者对美国的产品责任法律制度采取“拿来主义”的思路,并不断论证其制度在逻辑上的先进性与合理性。本文旨在分析产品责任制度中归责原则之嬗变,在梳...
    裴洪辉 第133-139页 [查看摘要][下载 ]
    [下载次数: ] |[阅读次数: ]

译文

  • 权利

    摘要:权利是为(或不为)特定行为或是处于(或不处于)特定状态的资格;或是使他人为(或不为)特定行为或是处于(或不处于)特定状态的资格。权利支配着当代对何种行为是容许的以及哪些制度是公正的理解。正如其现在被理解的那样,权利型塑着政府的形式、法律的内容以及道德的状况。接受一套权利就是赞同一套对自由与权力的分配,也是支持一种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以及不得做什么的特定观点
    Leif Wenar、瞿郑龙、张梦婉 第140-156页 [查看摘要][下载 ]
    [下载次数: ] |[阅读次数: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    邮编:100088传真:010-58908060            Email:yyzhk@cupl.edu.cn

Copyright©2021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