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常用平台链接 > 学术刊物 > 过刊下载 > 2017年 > 第三期 > 域外前沿

域外前沿

  • 外国纳税人的权利保护及其立法借鉴

    摘要:纳税人权利保护一直是世界各国(地区)在税收治理中普遍关注的问题。纵观德国、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印度纳税人权利保护及其立法发展与主要特色制度,纳税人权利保护及其立法在世界范围呈现以税收宪治为基础,立法体系化和专门化,税收征管法在立法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以及纳税人权利多样化、趋同化等发展趋势。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纳税人权利保护立法还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为此我国可借鉴域外经验,构...
    翁武耀、蓝昕、周玉昕 1-18页 [查看摘要][下载 ]
    [下载次数: ] |[阅读次数: ]

刑事法治

  • 论我国原因自由行为理论的修正--以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中的同在性原则为切入

    摘要:同在性原则是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的下位定罪规则,按照罪刑法定主义要求对构成要件要素及体系进行规范层面的实质解释,并且在对行为的评价中实现了积极证立责任的存在;原因自由行为理论广受争议,在我国缺少较为明确的法律规定,法院只将其作为归责条件。根据同在性原则,原因自由行为应当采取“构成要件模式”,在故意类型的原因自由行为犯罪中满足:原因行为的危险性及相应的责任故意同在;实行行为及相应的责任故意同在...
    刘继烨 19-31页 [查看摘要][下载 ]
    [下载次数: ] |[阅读次数: ]
  • 防御性紧急避险的辨析

    摘要:防御性紧急避险作为德国民法典所规定的概念,已经逐步进入我国刑法学界的视野。防御性紧急避险作为紧急权体系中一个重要的补充性概念,在否定对物防卫以及对无责任能力人防卫之后,可以成为紧急权体系所存空白的完美补充。然而,对于诸如受虐妇女杀夫案等特殊案件来说,主张成立防御性紧急避险的观点显然是对此概念的错误理解:在此类案件中可以主张被害人过错等责任阻却事由,而非成立防御性紧急避险。同时,根据防御性...
    李淼 32-45页 [查看摘要][下载 ]
    [下载次数: ] |[阅读次数: ]
  • 终身监禁的基本问题

    摘要:终身监禁缺乏人道主义关怀和刑罚的正当化根据,在给犯罪人带来的痛苦程度上并不亚于死刑立即执行。《刑法修正案(九)》在第383条贪污罪的处罚条款中增设了不得减刑、假释的终身监禁。就法律性质而言,不得减刑、假释的终身监禁是在刑罚裁量阶段根据犯罪情节等与死缓判决同时做出并对刑罚执行产生影响的量刑制度。在司法适用上,被判处死缓并决定终身监禁的罪犯虽然不能适用假释规定,但并不意味着罪犯要将“牢底坐穿”。在...
    张雅丽 46-62页 [查看摘要][下载 ]
    [下载次数: ] |[阅读次数: ]
  • 我国亲属作证特免权制度建构思考--以证据法的“求真”与“求善”为视角

    摘要:《刑事诉讼法》第188条赋予法院强制证人出庭作证权的同时,为被告人的特定亲属人员设置了例外。但该条并非亲属作证特免权的确立,其实质是对被告人近亲属“强制出庭”的豁免。虽然此项规定的人本精神和人文关怀值得肯定,但“作证却免于出庭”的设计使其维护家庭关系的作用受限,并在实质上剥夺了被告人的当庭质证权,既不利于庭审实质化,也不利于准确判断证言的可信性。要化解这种被动的局面,需要破除对该条的误读,以...
    于美溪 63-71页 [查看摘要][下载 ]
    [下载次数: ] |[阅读次数: ]

学术争鸣

  • 环境权在中国:概念、特征与体系

    摘要:环境权的概念界定存在诸多分歧,既不能对其从传统的权利内容出发加以界定,也不能盲目进行某一方面的纵深,应当结合公共信托理论展开系统设计。作为一项宪法性权利,我国环境权具有宪法性基本权利的“类属性特征”,包括根本性、政治正当性、新兴性、高阶性、平等性、广泛性等;其也具有自身的“识别性特征”,包括保障性、具体性、时代性、宣示性等。环境权不同于其他基本权利,应通过非排他性、主体广泛性、可公益诉讼...
    赵若汀 72-89页 [查看摘要][下载 ]
    [下载次数: ] |[阅读次数: ]
  • 我国消费公益诉讼适用范围的再思考

    摘要:消费公益诉讼制度在我国虽已确立,但现行法中确定其适用范围的双重标准却使其在实践中的运用备受阻塞。我国消费公益诉讼应当确立以“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为核心要件的适用标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晰“社会公共利益”的识别标准。以消费者“人数”的多寡为要素来识别“社会公共利益”易导致适用范围过宽且缺乏理论上的自洽性,以消费者“是否特定”为要素确定的“不特定多数人”标准来识别“社会公共利益”则不当限缩了...
    朱文浩 90-99页 [查看摘要][下载 ]
    [下载次数: ] |[阅读次数: ]
  • 网络平台参与互联网治理的正当性研究--从网约车规制的转变切入

    摘要:网络平台的不断涌现对传统政府规制提出挑战。以网约车规制的转变为例,“政府管平台,平台管个体”的网络平台参与治理有望成为破局之策。网络平台具有公共属性,拥有参与治理的权力要素,其治理权力来源于私权力和公权力,并受到相应限制。网络平台参与治理符合依法行政原则、行政效能原则、比例原则和公私合作原则等行政法原理,且以民营化、公私协力、合作治理和自我规制等行政法形式为实践源头,具有较为坚实的正当性...
    修青华 100-109页 [查看摘要][下载 ]
    [下载次数: ] |[阅读次数: ]
  • 论动产善意取得中的观念交付——以利益衡平理念为视角

    摘要:在现代民法上,善意取得和观念交付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尤其体现在指示交付和占有改定上。在指示交付和占有改定中会发生并存占有的问题,但是法律对于这两种观念交付采取了不同的态度。要构建一个体系自洽的善意取得制度,该解释就应当要求善意第三人取得直接占有。这个限制的基础不在于权利外观理论,而在于利益衡平思想,即增加善意取得的难度,更好的保护原所有权人的利益。利益衡平理念在善意取得制度中具有重要的地...
    张静 110-121页 [查看摘要][下载 ]
    [下载次数: ] |[阅读次数: ]
  • 从激励理论出发谈专利损害赔偿计算规则——结合波斯纳《知识产权法损害规则的经济分析》展开

    摘要:专利权受损时,专利法中的损害赔偿规则为专利权人提供经济救济,既能够发挥法律的补偿功能,还能够发挥遏制侵权行为的重要作用。从损害赔偿规则的正反双向影响出发,结合法经济学的激励理论,可以探讨出损害赔偿数额的合理计算方式,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损害赔偿对于经济效率与技术创新的正向激励,抑制可能产生的负面激励。同时考虑到激励理论可能存在的片面性,从激励理论与效率、公正的辩证关系讨论对于损害赔偿规则的...
    季冬梅 122-130页 [查看摘要][下载 ]
    [下载次数: ] |[阅读次数: ]
  • 董仲舒春秋决狱案例考

    摘要:董仲舒春秋决狱是中国法制史研究的重要问题。作为经义决狱的一种,春秋决狱本身在义理上颇具研究价值。不过遗憾的是,目前学界的研究都侧重于其作为司法、政治制度的一面,即历史源流、运行方式、制度影响等。对审判逻辑、义理取向等问题尚缺乏深入探讨。只有结合儒学义理与法律理论,回到董仲舒判例原文,对其说理思路进行细致分析,方可正本清源。春秋决狱用儒家义理,即道德哲学之原则去引导某些僵化的司法判决,尽管...
    高山林 131-142页 [查看摘要][下载 ]
    [下载次数: ] |[阅读次数: ]

译文

  • 东亚政治理念型的共同模式:天理、国法与人情

    摘要:在东亚各国近来的政治议程与声明中,“法治”是最常被引述的概念。尽管不同理论家在不同语境中对“法治”意涵的阐释表现出明显的相对主义特征,对其核心意旨的挖掘工作却未曾示弱,布莱恩·z·塔玛纳哈(Brian z.Tamanaha)、约瑟夫·拉兹(Joseph Raz)等杰出学者在艾伯特·韦恩·戴雪(Albert Venn Dicey)经典研究的基础上就“法治”概念的根本要素作了较清晰的研究(articulated)和评介(examined),成果被集结在1885年出版的《宪...
    森田名彦、吴国邦 143-150页 [查看摘要][下载 ]
    [下载次数: ] |[阅读次数: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    邮编:100088传真:010-58908060            Email:yyzhk@cupl.edu.cn

Copyright©2021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