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环境权的概念界定存在诸多分歧,既不能对其从传统的权利内容出发加以界定,也不能盲目进行某一方面的纵深,应当结合公共信托理论展开系统设计。作为一项宪法性权利,我国环境权具有宪法性基本权利的“类属性特征”,包括根本性、政治正当性、新兴性、高阶性、平等性、广泛性等;其也具有自身的“识别性特征”,包括保障性、具体性、时代性、宣示性等。环境权不同于其他基本权利,应通过非排他性、主体广泛性、可公益诉讼...
[下载次数: ] |[阅读次数: ]
-
摘要:消费公益诉讼制度在我国虽已确立,但现行法中确定其适用范围的双重标准却使其在实践中的运用备受阻塞。我国消费公益诉讼应当确立以“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为核心要件的适用标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晰“社会公共利益”的识别标准。以消费者“人数”的多寡为要素来识别“社会公共利益”易导致适用范围过宽且缺乏理论上的自洽性,以消费者“是否特定”为要素确定的“不特定多数人”标准来识别“社会公共利益”则不当限缩了...
[下载次数: ] |[阅读次数: ]
-
摘要:网络平台的不断涌现对传统政府规制提出挑战。以网约车规制的转变为例,“政府管平台,平台管个体”的网络平台参与治理有望成为破局之策。网络平台具有公共属性,拥有参与治理的权力要素,其治理权力来源于私权力和公权力,并受到相应限制。网络平台参与治理符合依法行政原则、行政效能原则、比例原则和公私合作原则等行政法原理,且以民营化、公私协力、合作治理和自我规制等行政法形式为实践源头,具有较为坚实的正当性...
[下载次数: ] |[阅读次数: ]
-
摘要:在现代民法上,善意取得和观念交付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尤其体现在指示交付和占有改定上。在指示交付和占有改定中会发生并存占有的问题,但是法律对于这两种观念交付采取了不同的态度。要构建一个体系自洽的善意取得制度,该解释就应当要求善意第三人取得直接占有。这个限制的基础不在于权利外观理论,而在于利益衡平思想,即增加善意取得的难度,更好的保护原所有权人的利益。利益衡平理念在善意取得制度中具有重要的地...
[下载次数: ] |[阅读次数: ]
-
摘要:专利权受损时,专利法中的损害赔偿规则为专利权人提供经济救济,既能够发挥法律的补偿功能,还能够发挥遏制侵权行为的重要作用。从损害赔偿规则的正反双向影响出发,结合法经济学的激励理论,可以探讨出损害赔偿数额的合理计算方式,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损害赔偿对于经济效率与技术创新的正向激励,抑制可能产生的负面激励。同时考虑到激励理论可能存在的片面性,从激励理论与效率、公正的辩证关系讨论对于损害赔偿规则的...
[下载次数: ] |[阅读次数: ]
-
摘要:董仲舒春秋决狱是中国法制史研究的重要问题。作为经义决狱的一种,春秋决狱本身在义理上颇具研究价值。不过遗憾的是,目前学界的研究都侧重于其作为司法、政治制度的一面,即历史源流、运行方式、制度影响等。对审判逻辑、义理取向等问题尚缺乏深入探讨。只有结合儒学义理与法律理论,回到董仲舒判例原文,对其说理思路进行细致分析,方可正本清源。春秋决狱用儒家义理,即道德哲学之原则去引导某些僵化的司法判决,尽管...
[下载次数: ] |[阅读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