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法学硕博英才奖”是中国政法大学设立,中国政法大学与法制日报社共同主办,面向全国(含港澳台地区)法学专业研究生的学术成果奖。奖项设立,旨在鼓励全体法学专业研究生积极探索法学理论和实践,提高研究水平和实践能力,促进法学新人脱颖而出。
根据《中国政法大学“中华法学硕博英才奖”评选办法》,中国政法大学于现开展第五届“中华法学硕博英才奖”(以下简称“法学英才奖”)的申报和评审工作。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申报范围
(一)申报人
全国(包括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具备研究生学籍的全日制在读法学专业研究生,以及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每人限报一项。合作研究成果由第一署名人申报。
(二)申报成果
申报成果为申报人研究生在读期间、独立完成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完成的研究成果,包括:
1.正式出版、发表的学术专著、学术论文(不含译文);
2.具有重要实践价值的研究报告、调研报告、立法建议等,并为有关机构采纳。
(三)申报成果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法律;
2.选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或实践价值;
3.观点或论证方法有创新;
4.符合学术规范。
二、申报材料
申报人需提交下列材料:
1.《中国政法大学“中华法学硕博英才奖”申请书》(原件A4纸打印,加盖申请人所在学校法学院系和学校研究生管理部门公章);
2.《中国政法大学“中华法学硕博英才奖”申报信息表》;
3.参评成果:原件一份,复印件4份;
4.本专业两名具有高级职称专家的推荐意见;
5.所在学校出具的学籍证明,并注明是否“全日制”;
6.申报人本人身份证件复印件;
7.组委会办公室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其中,第1项和第2项材料需同时提交电子版。
三、申报方式
申报材料一律通过网络申报和邮寄方式。
申报时间:2025年10月29日至11月30日(以邮戳日期/电子邮件发出时间为准)。
邮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教学图书综合楼808室)收,邮编:100088。(请在信封左下方注明“法学英才奖”)。
电子邮箱:peiyangban@cupl.edu.cn(电子邮件主题的格式:法学英才奖+学校+姓名+硕士生/博士生+所在地区,例如:法学英才奖+中国政法大学+张三+博士生+北京)。
四、评审与公示
“法学英才奖”组委会办公室对申报人、申报成果进行资格审查、形式审查和学术规范审查。
学校将组织“法学英才奖”评审委员会对申报成果进行通讯评审和会议评审。
五、奖励等级
一等奖2名;
二等奖10名;
三等奖20名。
“法学英才奖”评选遵循公正公平、质量第一、宁缺毋滥原则。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柴老师 马老师
电话:010-58908591;58908592
邮箱: peiyangban@cupl.edu.cn
中国政法大学第五届“中华法学硕博英才奖”组委会
2025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