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9日14点30分,由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主办的最高人民检察院 “检察实务专家进校园” 活动暨高级法官、检察官司法前沿讲堂第七十五讲、“检察学理论与实践” 课程第十二讲,在海淀校区教学图书综合楼0202教室圆满举行。本次讲堂特邀最高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厅厅长、一级高级检察官、诉讼法博士徐向春主讲,以《以检察公益诉讼立法为契机,推动制度更高质量发展》为题,深度解读检察公益诉讼制度的理论根基、实践成效与立法重点问题。讲堂由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王银宏教授主持,诉讼法学研究院谭秋桂教授、法学院副院长张力教授与谈,校内外师生齐聚现场,学术交流氛围浓厚。


讲座中徐向春厅长介绍了检察公益诉讼制度的定位、实践成效、办案机制和立法重点问题,重点阐明检察公益诉讼制度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公益保护领域的生动实践和原创性成果,由党中央统筹部署决策,经过多年实践,目前形成了覆盖4+10个领域、具有中国特色的检察公益诉讼体系。关于办案机制,徐厅长提到,检察机关依托科技手段提升线索发现与调查取证效率,采用 “审前督促优先、诉讼兜底保障” 的模式,通过磋商、制发检察建议等方式推动问题解决,同时直面当前办案中存在的监督同质化、程序不规范等问题,明确优化方向。在检察公益诉讼立法进展方面,徐厅长介绍检察公益诉讼法已进入立法推进关键时期,下个月检察公益诉讼法草案即将正式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部法律将进一步明确制度定位,解决现有法律衔接问题,为检察公益诉讼制度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在与谈环节,谭秋桂教授从诉讼法理论维度展开分析,提出检察公益诉讼以 “公共利益代表” 为定位,其正当性源于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属性,专门立法既是解决实践难题的关键,也为制度规范化提供了契机。张力教授则聚焦制度实践与法治体系的衔接,指出检察公益诉讼在推进治理现代化中发挥着独特作用,既能纠正行政机关履职偏差,也为社会治理提供法治路径,通过个案诉讼推动制度完善与立法优化。
讲座现场气氛浓厚,座无虚席,在场师生与徐向春厅长围绕检察公益诉讼实践热点展开深入交流。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实务专家进校园”活动暨高级法官、检察官司法前沿讲堂第七十五讲、“检察学理论与实践” 课程第十二讲在师生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落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