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2日晚18点30分,由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主办、刑事司法学院承办的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实务专家进校园”活动暨高级法官、检察官司法前沿讲堂第七十一讲、“检察学理论与实践”课程第九讲在海淀校区教学图书综合楼0502圆满举行。本次讲堂由重庆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二级高级检察官陈萍主讲《涉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及预防治理》。讲堂由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王银宏教授主持,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李红勃教授、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罗海敏教授参与与谈。

讲座开始前,陈萍专委简要介绍了检察机关的职责职能,她指出,未成年人检察部门是四大检察职能融为一体的部门。随后,陈萍专委结合具体案例,强调未成年人检察的实践,不仅需要法律,更需要法律之外的各种知识,以未成年人的视角看待问题。

在讲座第一部分,陈萍专委以展示数据、播放视频、提出问题等多种形式引入,对当前涉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及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她指出,未成年犯罪有多种社会成因,包括家庭教育的缺乏、校园教育的缺位、社会监管的不到位等等。在讲座第二部分,陈萍专委详细介绍了刑诉法特别编章的实践与未成年人保护“两法”的修订,其中,她重点介绍了附条件不起诉。陈萍专委指出,司法实践对特别条款的落实,就是对涉罪未成年人最好的保护。在讲座的第三部分,陈萍专委分享了她对于未成年犯罪预防与治理几点思考。她强调,“预防就是保护,惩治也是挽救”,应当通过早期干预、分级矫治、司法惩治与帮教等措施协同治理未成年犯罪。最后,她对讲座进行小结:“保护孩子就是保护我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需要全社会的共情、参与支持。”

与谈环节,李红勃教授谈到,陈专委的课堂既让人沉重,又让人感受到温暖。李教授进一步指出,未成年犯罪存在两种叙事,法律人与公众间需要相向而行,形成理性而有温度的共识。罗海敏教授谈到,在陈专委的课堂能够感受到未检的温度,并对其观点表示了认同。接着,她分享了其关于少年司法、行政干预体系、罪错未成年人的分级干预等问题的思考。最后,罗教授指出刑事司法任重道远,事关国家的希望与未来。


讲堂现场气氛热烈。现场同学们就社会调查报告的证据资格、形成与审查、专门学校的评估等问题与陈萍专委进行了积极互动交流。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实务专家进校园”活动暨高级法官、检察官司法前沿讲堂第七十一讲、“检察学理论与实践”课程第九讲在师生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