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院概况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院概况 > 研院动态 > 正文

张雪樵副检察长主讲《思想引领文明——应运而生的“检察公益诉讼法”》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实务专家进校园”活动暨高级法官、检察官司法前沿讲堂第六十八讲 、“检察学理论与实践”课程第六讲

日期:2025-05-06    浏览:

 2025年4月14日15点,由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主办、刑事司法学院承办的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实务专家进校园”活动暨高级法官、检察官司法前沿讲堂第六十八讲、“检察学理论与实践”课程第六讲在海淀校区教学图书综合楼0112圆满举行。本次讲堂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二级大检察官、全国政协常委张雪樵主讲《思想引领文明——应运而生的“检察公益诉讼法”》。学校党委书记姜泽廷、副校长卢春龙等学校领导表示热烈欢迎。当日讲堂由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卢春龙主持。

讲座中,张雪樵副检察长首先简要介绍了检察公益诉讼的发展历史。由局部试点到全面推开,检察公益诉讼法定办案领域不断拓展,目前已涵盖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出让、英烈保护、未成年人保护、安全生产、个人信息保护、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反垄断、反电信诈骗、妇女权益保障、无障碍环境建设、文物保护等14个领域;由国内创新到国际共享国的检察公益诉讼制度作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原创性成果和标识性概念之一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学习借鉴,为世界法治文明贡献了公益司法保护的新样本、新样态。

随后,张雪樵副检察长围绕四个方面对检察公益诉讼制度作了详细讲解。一是结合检察公益诉讼制度的中外比较,阐述了我国检察公益诉讼制度特别是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在体系化建设、规模化实践等方面的前沿探索。二是从我国检察公益诉讼的制度发展沿革、法治理论体系、中国特色实践三个维度,展现了其监督本质、独特优势和治理价值,充分论述了检察公益诉讼制度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原创性成果和标识性概念之一。三是结合南四湖公益诉讼专案等丰富的实践案例,阐述了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在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和独特价值,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四是从基础性理论问题研究、实践体系化建设、加快立法进程三个方面,对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公益司法保护领域原创性成果的法治化制度化提出展望。

  讲座中,现场同学就应运而生的“检察公益诉讼法”亮点与中国特色、检察公益诉讼在环境治理的独特作用、涉外检察公益诉讼等问题与张雪樵副检察长进行了积极互动交流,现场气氛热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实务专家进校园”活动暨高级法官、检察官司法前沿讲堂第六十八讲 、“检察学理论与实践”课程第六讲在师生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落幕。

讲堂结束后,张雪樵副检察长一行参观了中国政法大学七十周年校史馆。

86A8A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    邮编:100088传真:010-58908060            Email:yyzhk@cupl.edu.cn

Copyright©2021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