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培养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生培养 > 教务管理 > 教务信息 > 正文

2016年《法治新闻专题研究》系列讲座圆满举行

日期:2017-01-05    浏览:

    近日,由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主办、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承办的2016年《法治新闻专题研究》系列讲座圆满落幕。讲座邀请到多位具有数十年法治新闻工作经验的专、兼职教授,在2个多月的时间里为相关专业师生带来实证、前沿的知识盛宴,深得好评。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法制电视节目工作委员会秘书长黄海星老师,结合我国法制类电视节目3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分析我国法制类电视节目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冲击基础之上,从节目制作的角度和大家探讨了融媒体时代的法制类电视节目如何寻求突破的问题,指出我国法制类电视节目在提高时效性,增加信息量的同时,应提高服务功能,转变固有观念,发现盲点,找到路径。

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厅新闻发言人王松苗老师,围绕如何做优秀的新闻写作,结合其从业多年来亲历的经典文字报道案例,从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就语言文字的应用、语言文字的核心竞争力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如何写好法治新闻文本,提出关键的表达的五层次,即原创力、思想性、信息点、角度差和表达力。

中国行为法学会新闻舆论研究会会长孙永鲁老师,在厘清当下新媒体语境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媒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法规的局限,倡导媒体人在复杂的执业环境之下要坚守法律的自觉,并提出“没有新闻法绝不代表没有法律约束”。

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副制片人王宝卿老师以其从业来丰富、生动的案件报道实例,以“底线与细节”为主题,从理念和方法的层面分享了案件报道的宏观准则与微观尺度。就案件报道主要存在的问题,王老师认为新闻记者在报道案件新闻时要依法依规、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不得超越诉讼程序进行预先性报道,要降低案件报道副作用,不暴露侦破手段、作案手段,客观公正、理性引导。

《法律与生活》杂志社主编李秀平老师,结合其从事法治新闻报道中的经历,从做法治新闻记者所具备的素质、什么是深度报道、深度报道的边界问题、深度报道的“立身之本”及深度报道要见“人”等五个方面,生动介绍了如何做法治新闻深度报道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检察日报》副总编辑赵信老师,从当下新媒体的语境出发,围绕新媒体、媒介素养、新媒体文本探微、怎样做一个成熟记者四个方面做了生动讲授,并结合其法治新闻报道中的经历介绍了如何在新媒体语境下做好新闻宣传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刘斌教授对当下以微信为载体传播的新闻或信息进行了详尽的剖析,就其传播特点和极易触及的法律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姚广宜教授以法治栏目的选题策划为主题,以电视法治栏目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分析当前电视法制栏目的选题特点、栏目类型、选题策划类型的基础上,指出新闻策划的核心为创意,体现在选题、内容、形式和时机几个方面。她总结了法治栏目的选题策划要求,即:坚持“贴近生活、贴近观众、贴近时代”,以法治建设及观众需求进行选题内容的判断。最好提出了法治栏目选题应注意的事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    邮编:100088传真:010-58908060            Email:yyzhk@cupl.edu.cn

Copyright©2021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