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学位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业学位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开展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研究生智慧课程(“AI+课程”)建设申报的通知

日期:2025-07-28    浏览:

二级培养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部署,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深度融合与应用,提升我校研究生课程的教学质量与学习效果,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面向二级培养单位启动我校工智能技术赋能研究生智慧课程(以下简称“AI+课程”)建设项目申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设目标

人工智能赋能课程建设应能够体现AI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教学从“师生交互”向“师/生/机”深度交互转变。对教学设计与教学内容、教学场景与教学资源、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学情分析与教学评价等进行改革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全方位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本年度拟建设10门左右的研究生“AI+课程

二、建设范围和申报条件

1.申报面向已列入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所有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程(专业方向课)

2.课程应具备良好的建设基础,有一定人工智能赋能建设基础或有线上资源(含在建)的研究生课程优先,鼓励精品课程、专业学位在线示范课程、其他线上优质课程等进行AI赋能建设。

3.课程负责人应为我校专任教师,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教学改革意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学术造诣,能够积极并有足够的精力投身课程建设,把握学科前沿主讲过研究生课程且近3年学生评价良好

4.课程建设团队成员具备良好的素质,具有不断深化AI教学应用的能力,能够实际从事相关研究工作并承担项目实施。团队成员不超过5课程负责人)

5.课程建设内容无政治性、科学性错误及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问题。课程资源的知识产权清晰明确,不侵犯第三方权益。

6.每位教师作为项目项负责人申报的项目不得超过1项。

、工作程序

研究生院负责组织项目申报评审立项、提供课程建设平台及技术支持、组织培训交流、组织结项验收工作。二级培养单位负责本单位申报课程初审工作,做好本单位“AI+课程”建设规划,鼓励教师积极投身课程的数字化、智能化资源建设及应用。课程负责人具体承担课程建设工作。具体程序如下:

1.课程建设负责人填写《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AI+课程”建设申报书》(附件中下载以下简称申报书),经所在培养单位初审通过后,报研究生院。培养单位初审时,应对课程政治方向、意识形态、建设团队成员资质等方面进行审查。

2.研究生院组织专家进行评审产生拟立项建设课程名单,名单经校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审议、公示后,予以立项。

3.立项后,研究生院将组织课程建设团队与建设平台技术团队进行对接,交流课程建设的具体内容和目标双方工作内容,对课程建设团队进行培训

四、课程建设周期及政策支持

获准立项的课程建设立项批准之日起开始,于2026年7月前建设完毕,2026年9月秋季投入教学实践此时的课程建设成果作为项目验收依据。

研究生院为课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持服务,并资助每个课程建设团队2万元建设经费,用于课程建设的其他支出。课程建设负责人将依据《中国政法大学专任教师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与评聘办法》和学校研究生导师选聘考核的相关规定,认定相应教育教学业绩。项目建设经费使用实行项目负责人制,应严格按照学校有关财务管理制度使用,并接受财务处和研究生院的监督。

伴随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课程建设团队应坚持以生为本课程持续进行优化迭代,研究生院将对课程使用效果进行评估对于课程教学效果较好的将列入持续提升计划,对于验收不合格的项目,将取消该课程负责人下次申报AI+课程”建设的资格。

五、材料报送

申报人于9月15日前将申报书电子版发送至邮箱zyxwb@cupl.edu.cn申报书纸质版(1份)提交研究生院专业学位办公室(海淀校区教学图书综合楼802室

联系人:张老师58908459。

 

附件: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AI+课程”建设申报书

 

 

研究生院

2025年728日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    邮编:100088传真:010-58908060            Email:yyzhk@cupl.edu.cn

Copyright©2021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