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政法大学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进一步落实我校与北京市第十九中的战略合作协议,2023年5月17日下午,我校与北京市第十九中合作建设法治课程《法官与律师》在十九中如期开讲,法学院2022级民商法硕士研究生卢悦以〈《民法典》物权编中的产权制度〉为题与同学们展开线下分享交流。
课堂中,卢悦从“宪法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民法典》物权编中的产权制度”“产权保护制度的意义”三个方面为大家逐步展开讲解。她首先通过对比古今制度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程度差别,阐明现代社会私有财产权的重要性。进而结合身边常见的买卖书本、自行车、房屋等典型事例,由浅入深地向大家介绍了物权的概念和原则,区分了不动产和动产。最后她讲解了产权的取得和保护制度,增进了同学们对其“定分止争,减少纠纷,稳定社会秩序”的意义理解。
课程结束后,同学们都纷纷表示收获颇丰,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民法和宪法知识,并对“私有财产权”有了初步的认识,认为只有明确了物在法律上的归属,才能使人们产生明确的预期,并以此激发创造财财富和获取财富的热情,从而加强对物的利用,增加社会财富。希望能够在物权相关制度的指引下,积极有序参与社会生活,努力成为开放的竞争秩序,建立安全稳定的交易环境的建设者和维护者,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据悉,自2022年3月16日,我校与北京市第十九中学合作建设法治课程《法官与律师》正式在北京十九中启动,该课程以典型案例导学,内容涵盖法官任职要求、法官职责、法院机构设置等方面。我校专业老师及研究生院同学组成校园普法团队,将为课程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智力支持。课程围绕法官与律师职能、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理论与实践等内容开展宣讲。
课后感想
作为中国政法大学的研一同学,非常荣幸参与本次普法宣讲活动,为北京市第十九中的高一同学们讲述《民法典》物权编中的产权制度。本次课堂中,我给大家讲解了私有财产权的意义,什么是物权,物权的客体,动产与不动产的区分,物权的公示公信,所有权的取得方式等内容,其中穿插了为同学们准备的小案例。课堂中,同学们与我积极互动,表现出了对于初次踏入法学之门学习的热情。民法典是日常生活的百科全书,通过向同学们普法,让同学们去了解基础的法律知识、了解法律对于所处的社会是如何进行规范的,了解物权的意义、法律对于物权是如何进行保护的,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同时,法律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如果能够使一些同学在心底种下对法律学习的热情的种子,那我的授课会是意义非凡的。
——“法官与律师”课程小组成员 卢悦
今天非常荣幸参与这样一个有意义的普法课程,作为卢悦同学的授课助手,我见证了她在教案制作、讲授内容、互动交流环节中的用心、真心和专心。同时非常特别感谢十九中温柔热情的马老师以及认真活泼的同学们。尽管本次授课内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较为抽象,同学们仍能够耐心聆听并力图呈现自己的见解,使得课程讲授取得圆满成功。作为法大民商法学子,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本次活动让我们能够结合本专业领域的核心命题,运用到高中课程中,为青少年理解法治与生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希望“法官与律师”课程越办越好,同学们健康成长!
——“法官与律师”课程小组成员 张宇航
图片&供稿:张宇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