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院概况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院概况 > 研院动态 > 正文

第一届全国“法学学术集刊建设与发展”暨“《法大研究生》创刊五周年”纪念研讨会顺利召开

日期:2019-12-31    浏览:

2019年12月15日,由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主办,《法大研究生》编辑部与《法理》杂志编辑部承办的第一届全国“法学学术集刊建设与发展”暨“《法大研究生》创刊五周年”纪念研讨会在北京顺利召开。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李曙光出席会议,《法学杂志》执行主编付强、《法学论坛》主编吴岩、《江西社会科学》副主编叶萍等嘉宾、商务印书馆南京分管总编辑白中林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湘潭大学、工信部电子一所、商务印书馆、中国法制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等单位专家学者和两个编辑部的全体编辑参加会议。

15日上午,会议开幕式首先举行。开幕式上,李曙光代表主办方领导致辞,吴岩、白中林等代表嘉宾致辞。开幕式由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助理、《法大研究生》编辑部主任肖宝兴主持。

李曙光指出,《法大研究生》应中国政法大学多科性大学建设之需而生,应我国学术生态而生。《法大研究生》创刊以来,坚持办刊宗旨,有着面向青年学者尤其是博士研究生的胸怀,2014年至今已发表三百余篇论文,为优秀青年才俊脱颖而出提供了高质量的展示平台。他希望《法大研究生》不忘初心,继续保持良好的政治站位和学术站位,坚持“质量第一”,越办越好。吴岩高度评价了《法大研究生》的学术质量,他认为《法大研究生》为培养高层次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白中林从集刊的缘起、作用分析了集刊的优势,有着良好的智识资源,且篇幅灵活,适应学术需求的发展。

开幕式后,举行了会议第一单元,主题是“从期刊的角度谈法学集刊的发展”。由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商业法评论》执行主编郑佳宁主持。本单元共有四位发言人,分别是《法学论坛》主编吴岩,《江西社会科学》副主编叶萍,《电子知识产权》编辑部主任黄蕴华,《比较法研究》编审刘馨。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姚泽金,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法学编辑王博,中国法制出版社学术部主任马颖与谈。吴岩对《法大研究生》的栏目覆盖面、论文质量、数量等角度对本刊进行点评,肯定了《法大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研究成果,并分享了学术期刊的选稿标准和要求,选题应面对社会发展中亟需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回应时代发展。叶萍从业内专业的角度,分享了《江西社会科学》的“学科与主题相结合”的栏目导向,以及详细的选稿标准,与会人员收获了第一线的审稿资讯。黄蕴华分享了《电子知识产权》的发展历程,认为期刊成长贵在坚持质量,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尊重作者原意。刘馨对期刊发展的现状做了系统描述,讲解了从集刊发展到期刊的艰辛与不易,但集刊有自身特有的优势,如灵活、适应学术培养计划。

评议阶段,姚泽金指出,集刊的质量权威度、影响力来自于良好的定位,学生集刊应定位于培养学术新人、发展新型学科上,设置良好的栏目,并且运用网络方式予以宣传。王博分享了自身的审稿经验,分享了好文章的标准,认为集刊发展摆脱了功利性的约束,选题应集中、具体,栏目设置应体现自己的学术品味。马颖认为,编辑需对期刊工作保持敬畏之心,有红线意识,严格遵守出版纪律。

15日下午,举行了会议第二、第三单元。第二单元的主题是“从集刊的角度谈法学集刊的发展”,由《法学杂志》执行主编付强主持。本单元共有六位发言人,分别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北航法学》主编泮伟江,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经济法学评论》副主编姚海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北航法律评论》主编、《中德私法研究》编委李昊,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武长海,《清华法治论衡》执行编辑李宏基以及《法理》杂志学术秘书吴国邦。本单元的与谈人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讲师、《法大研究生》前责任编辑唐彬彬。

泮伟江认为,优质集刊应该做到个性化、差异化,有明确的学术取向,并做好编辑团队的理念传承工作。姚海放提出,集刊发展应注重以下方面,即勇于开拓新领域、研究小众问题,注重学术梯队的培养,处理好稿费设置问题。李昊指出,集刊以书代刊的形式带来了脱离市场的困境,现阶段应考虑电子刊物的发展方向,紧跟时代技术,主张扶植年轻人。武长海认为,在当前的数字经济背景下,脱离技术就是脱离大众,集刊发展必须利用好数字传播技术。此外,武教授对集刊的栏目设置、主张交叉学科研究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建议。李宏基认同用数字技术发展集刊,并就《清华法治论衡》发展的路程和未来方向做了分享。吴国邦谈及《法理》杂志的发展历程,对定位的把握,并主张刊物的规范化建设,从采编系统、审稿规范等各环节都做到规范化、严肃化,打造良好的刊物口碑。唐彬彬建议《法大研究生》继续扶持青年学者,加强校际联系,发掘冷门学科。

第三单元的主题是“学生自办集刊的困境与出路”,由《法大研究生》执行主编邓经超主持。本单元有六位发言人,分别是《湘江青年法学》主编刘妍,《北大法律评论》主编崔斌,《人大法律评论》主编黄尹旭,《清华法律评论》主编助理李志恒,《中财法律评论》副主编王姝,《法大研究生》副主编梁伟亮。本单元与谈人分别是《北大法律评论》编辑刘继烨,《研究生法学》主编高童非。

刘妍分享了《湘江青年法学》的办刊优势及困境,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与大家交流讨论。崔斌对专家库的建立、高质量稿件的资源、稳定编辑团队等集刊建设发表了看法,注重向专家约稿并同时制约约稿的比例,保持向青年学者开放的刊物定位。黄尹旭赞同前两位发言人的看法,认为学生办刊的问题有共性,并就《人大法律评论》的办刊目的、优势、问题和解决路径做了交流分享。李志恒对审稿中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同时也介绍了《清华法律评论》的建设历程和刊物特色。王姝对编辑工作量较大、形式要求较多等问题做了分析,赞同对刊物的网络宣传方案。梁伟亮认可学生刊物的普遍问题,提出以下三个意识。一是接受事实,转变观念,及时适应发展变换;二是指导下层,多元开发,对新进编辑展开培训活动;三是改进值班和例会制度,进行团队建设。刘继烨认为学生自办刊物是学生通往学术之路的敲门砖,要赋予学生编辑自主的审稿环境,形成良好的学术气氛。高童非祝贺《法大研究生》创刊五周年,他提到,期刊与集刊的定位有很大区别,学生自办刊物要把握好集刊的优势,主动建设学术品味和学术志趣。

第三单元结束后,举行了会议闭幕式。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助理、《法大研究生》编辑部主任肖宝兴对会议作了精要总结。肖宝兴指出,集刊也要注重引用率、转载率,有适当的学术压力,编辑部要发挥年轻学术人聚集的优势,保持学术激情和学术活力,把握集刊优势,办高质量、高水平的刊物。

会议在与会专家学者和青年学子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会议对中国法学学术集刊的发展与定位将产生深刻的影响,《法大研究生》也必将沿着高质量学生刊物的目标继续前行!

撰稿人: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周月阳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    邮编:100088传真:010-58908060            Email:yyzhk@cupl.edu.cn

Copyright©2021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