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院概况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院概况 > 研院动态 > 正文

加强数字纪检监察体系建设,以大数据信息化赋能正风反腐
——博士后学术前沿系列讲座第三十二讲

日期:2025-09-16    浏览:

913日上午,博士后学术前沿系列讲座第三十二讲顺利举行。山西省纪委监委监督和审查调查技术室原主任(副厅长级)、中北大学数字纪检监察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工学博士孟晓伟同志应邀作《加强数字纪检监察体系建设,以大数据信息化赋能正风反腐》主题演讲,中国政法大学纪检监察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常保国教授出席活动,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助理、博士后管理办公室主任肖宝兴与谈。讲座由中国政法大学师资博士后赵雪主持。

赵雪

孟晓伟介绍了全国数字纪检监察的现实背景和发展脉络,在十八大以来的反腐败高压态势之下,腐败手段更加隐蔽,腐败领域更加多元,在此背景下,各地使用大数据办案成果斐然。以山西为例,其数字监督系统确立了“以数据为核心,智慧监督为引领”的工作思想,搭建了“一库两中心五平台N系统”,高效利用1024亿相关权力运行数据,构建了“六层监督”模型,以智慧监督工程为方针,实现数字化转型。孟晓伟通过十二个典型案例,分享了各领域存在的实务问题及数字监督的精准解决方案,运用“纪检智语”大语言模型、“纪检智通”平台、“纪检智析”智能化工具,破解基层监督数据分析应用难题。讲座过程中,同学们踊跃发问,积极互动。

单人照02

讲座最后,孟晓伟提出对新兴技术赋能监督和审查调查的未来展望,要重视本地化与特色化的监督模式,结合社会舆情、地理信息系统、传感器信息等多种数据源,加强日常监督与动态风险的监管,推动人工智能模型在纪检监察工作的深入应用。

三人

与谈环节,肖宝兴老师从自己的研究领域并结合孟晓伟的分享,阐释了自己的对《加强数字纪检监察体系建设,以大数据信息化赋能正风反腐》的看法与见解。他指出,孟晓伟以全局的眼光动态总结了数字纪检监察的发展,精准地捕捉到现实实践中的热点、难点以及痛点问题,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展现出较高的实务价值、学术价值和敏锐的问题意识。讲课中分享的“六层模型”与对应的十二个典型案例,犹如一面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监督实践中的各种场景和情况。这体现了技术赋能不仅能够强化纪检监察工作的精准性与预见性,也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合照三人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    邮编:100088传真:010-58908060            Email:yyzhk@cupl.edu.cn

Copyright©2021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