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7日晚18点30分,由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主办、刑事司法学院承办的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实务专家进校园”活动暨高级法官、检察官司法前沿讲堂第六十四讲、“检察学理论与实践”课程第二讲在海淀校区教学图书综合楼916圆满举行。本次讲堂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职务犯罪检察厅厅长、一级高级检察官、首届全国十佳公诉人张晓津主讲《依法履行职务犯罪检察职能协同推进反腐败斗争》。讲堂由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于飞教授主持,中国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所所长卫跃宁教授、刑事司法学院严泽岷讲师参与与谈。

在讲座第一部分,张晓津厅长梳理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反腐败斗争历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强调中国特色反腐败制度优势和实践优势。讲座第二部分,张晓津厅长结合具体办案数据,就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和任务作讲解。他强调,从检察机关办理的职务犯罪案件来看,“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充分体现,而“不想腐”的自觉还需不断强化。面对反腐败斗争新形势新任务,张厅长进一步阐述检察机关的重点工作任务:一是严格依法办案,持续巩固反腐败斗争成果;二是健全制度机制,为高效履职办案提供坚实制度保障;三是坚持突出重点,为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贡献力量;四是立足检察职能,协同推进反腐败追逃追赃和跨境腐败治理。在讲座第三部分,张晓津厅长结合多个案例,深入剖析了职务犯罪案件办理过程中的疑难问题。他首先表达了职务犯罪案件办理过程中的要求:一是严格把握犯罪构成要件;二是严格把握证据标准;三是对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要加强研究,既要依法惩治,也要防止拔高凑数。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做到严把证据关、事实关、法律适用关。随后张厅长围绕受贿罪保护法益及实行行为,约定受贿行为、预期利益受贿行为、代持型受贿既未遂认定、特定关系人共同受贿、“投资经营型”受贿问题等具体问题,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

与谈环节,卫跃宁教授谈到,张晓津厅长的授课理论积累深厚、实践经验丰富,其丰富的办案经历与深厚的法学功底令人敬佩,并以两个典型案例就新型隐性腐败的处理问题、程序法上的证据问题进行了延伸。严泽岷讲师谈到,张晓津厅长的讲授让大家对职务犯罪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针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型职务犯罪形式,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牢牢把握受贿罪“权钱交易”的本质。现场学生就职务犯罪案件犯罪数额的认定、监察法与刑事诉讼法在强制措施上的衔接、“人情往来”等行为的认定等提问互动。

讲堂现场气氛热烈,座无虚席。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实务专家进校园”活动暨高级法官、检察官司法前沿讲堂第六十四讲 、“检察学理论与实践”课程第二讲在师生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落幕。